摘要:本报记者 吕红星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尤其是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剧烈震荡,引发多方关注。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本报记者 吕红星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尤其是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剧烈震荡,引发多方关注。
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意在多维度、多举措疏解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产能、价格堵点,提升光伏发电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
价格上涨给整个行业带来压力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通知》“对症下药”,有利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协调发展。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重阳对本报记者表示,2022年光伏原材料价格上涨迅猛,截至9月底,多晶硅价格已超过300元/千克,较2021年最低点增长约410%,较年初增长31.7%;硅片价格较年初上涨29.3%。
硅料是硅片的原料,而硅片是下游电池组件的原料。随着硅料价格上涨,硅片价格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不过硅片的价格不完全取决于硅料的价格,也和下游组件厂商的需求相关。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认为,从全球范围来讲,硅料的产能和最终电站对于光伏组件的需求匹配总体来说是基本平衡的,硅料涨价的原因是硅料的下一个环节硅片的产能太大,硅片厂家为了保证自己产能需要锁定硅料,尤其是大单、长单很多,这种情况下,硅料就显得供不应求。
在刘重阳看来,通过政策引导,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多晶硅市场价格过度波动,促进光伏产业稳定发展是《通知》的主要考虑。《通知》对生产、消费、产业链关系和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指导,是对多晶硅及光伏行业的规范性引导,同时也是对新能源发展的规范和支持。
“当前,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传导至光伏产业下游硅片、电池、组件环节,部分终端大型光伏电站投资陷入滞缓。受产业链价格博弈影响,一些光伏企业出现减产甚至停产状况,加大了对中小规模企业的挤压,对行业整体健康发展已经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祁海珅表示。
高价格必然影响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全球光伏市场的主要供应国,更是组件第一大出口国。当前,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传统能源如天然气、煤炭价格暴涨,可再生能源电力吸引力提升。
今年以来,欧洲等海外市场能源转型提速,光伏产品需求旺盛。海外市场是我国光伏制造端的重要市场,预计在海外电价持续走高,各国政府纷纷公布光伏发电装机目标的背景下,今年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有望首破2亿千瓦大关,其中海外市场将贡献70%以上的装机需求。
由于多晶硅价格上涨,今年以来光伏制造端各主要环节成本增加,相关产品价格总体处于波动上涨趋势,这是否会削弱光伏发电尤其是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对此,刘重阳表示,今年能源价格上涨是市场对国际不稳定因素的反应,多晶硅市场集中度比较高,前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超过90%,加之今年市场需求旺盛,上游价格走高很容易发生。高价格必然影响到国际竞争力,考虑汇率等因素,会产生更多不利于光伏产业稳定发展的因素。
“原材料上涨肯定会对海外市场产生影响,未来多晶硅的价格会出现向下走的趋势,回归正常的价格范围,回归合理的利润空间。因为目前的硅料环节利润太高了,光伏行业百分之八九十的利润可能都被硅料环节拿走了,电池片和组件环节,包括终端光伏电站环节的利润空间被硅料环节挤压掉了很多。”祁海珅强调。